【精品】九年级教学工作计划3篇
时间过得可真快,从来都不等人,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,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工作计划吧。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工作计划很难写吧,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教学工作计划3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一、学情分析:
化学是一门九年级新开设的新课程,与生活的联系较多,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,教师应正确引导,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。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,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,有的学生基础较牢,成绩较好;而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、行为习惯。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,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。
二、教学总体目标
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,树立为民族振兴、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。
四、具体措施
(1)加强实验教学
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。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,帮助学生形成概念,获得知识和技能,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,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、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。因此,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。在教学中,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、轻视实验的偏向。在实验教学中,要注意安全教育,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,节约药品。
(2)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。
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,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,开阔知识视野,培养和发展能力,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。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,灵活多样。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,联系生活、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,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;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、举行知识讲座,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,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,进行参观访问等。在组织课外活动时,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,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。
(3)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
元素符号、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,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。在教学中,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,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,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。这样,既有利于学生记忆,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。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,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,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。
(4)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
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。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,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,加强直观教学,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,让学生多接触实物,多做些实验,以增加感性知识。要采取各种方式,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。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,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,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,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,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。
一、几点工作设想
1、通过召开教师会议、学生会议和环境布置,积极营造毕业班氛围。如早设中考倒计时牌,增加级部级训,醒目位置设置中考标语等。
2、开学第二周起,每天下午增开第四节课。语数外各一节,政史、理化各一节。周五下午提前一节课上课。共5个课时。(开学第一周内公布课表,下发致家长一封信,家长学生自愿参加)
3、晚自习语数外各一节,政史一节,理化一节。周日晚尽可能安排班主任晚自习。(8月30日下发安排表)
4、第二学期由级部重新编排课表,每两周进行一次双周测,预计进行8次左右。利用周四下午和周五一天的时间,对7门课进行全面的检测。周五晚进行集中阅卷和登分,周日前公布检测分析,周一班会课进行成绩分析。
5、开学后即召开各层次学生会议,分前200名,300-500名,500-1000名,1000名以后等不同层次,针对不同层次段提出不同要求和建议,为学生提供备战和心理辅导。通过为优等生树立更高目标,为中等生鼓励加油,为后进生引导疏解等方式,进行全面的中考动员。
6、严格对转学生和休学生的管理。通过组织面试和签订责任书等形式对以上学生进行指引和约束。减少以上学生可能对班级产生的冲击。
7、计划在在第一次联考后,组织 “班级风采展示暨中考动员报告会”。以中考动员为主题,展示各班级采取的措施。
8、进一步发挥表彰的激励作用。学生层面:九年级,我们将增设“特等奖”,并且,让我们的纪念卡改名换姓,将特等奖纪念卡称为“名校之星”,设50名;一等奖称为“直升之星”,设150名;二等奖称为“蓦然之星”,设150名;三等奖称为“柏山之星”,设200名。通过名称和表彰人数的调整,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。教师层面:我们将继续加强对优秀班主任的考核,文明寝室班级的考核,优秀党员的评选,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考核。通过树立典型,表彰先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。
9、建立学科教学首席指导教师制度。拟聘以下教师:语xx、xx,数学xx,英语xx、xx,物理xx,化学,政治,历史xx,分阶段召开中考分析会和中考复习指导工作会议。
二、几方面困难
1、教师调整幅度过大,各班级新教师队伍磨合需要时间。本学期因工作调动、病假等原因导致的教师队伍调整幅度非常大。班主任需要调整的涉及到六个班级,不计算新增加的化学学科,几乎所有班级均有任课教师调整。这就要求学校和级部花费更多精力配合班级做好稳定工作。
2、班级学生数字庞大,九年级学生分化严重。我级部是我校建校以来首个学生规模达到近1400人数字的年级,各班级人数几乎都达到了70人的规模。这个本来就毕业班级部管理经验不足的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加之九年级学生心理变化剧烈,两级分化开始越来越严重,这个本来负担就重的班主任和教师们的工作带来的更大挑战。因此我们希望校长室和各处室更多关注我级部,给我级部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。
3、来自学校、家长和社会的压力,XX年中考省示范达线指标。XX届级部自组建以来,就受到了来自更方面的关心和期待,这使得我们一直有如履薄冰之感。因为生源质量和省示范高中招生数量的限制,我级部能否达到各方面的期望值?在XX年中考中取得怎样的成绩?这些问题成为了每个级部管理人员和教师们心中共同的压力。希望学校尽快组建中考领导组,细致调研、科学制定并明确XX年中考指标。
三、联系校长工作(xx)
1、每天到级部所有班级和办公室走动巡视至少一次。
2、每周特定时间段对级部教师考勤至少两次,并在内网公示。
3、每周随堂听课一节。
四、年级部长工作(xx)
1、继续高质量出好契合中考和毕业班特点的《级部工作纪要》和《级部工作简报》。
2、每天到级部所有班级和办公室走动巡视至少一次。
3、结合级部全体教师例会,做好工作传达和布置。
4、认真细致完成值班任务,详细记录级部值班见闻。
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。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,帮助学生形成概念,获得知识和技能,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,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、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。因此,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。
实验教学前的准备
1)演示实验:a、掌握实验原理。b、熟悉实验仪器。c、选择实验方法。d、设计实验程序e、实验效果的试做。
(2)学生实验:a、制定学生实验计划。b、实验环境的准备。c、实验器材的准备 d、指导学生准备。
1.充分利用实验室仪器、器材,改进、制作教具,可弥补教具不足,解决教学中的困难.
教学进度安排
1 1-1水的沸腾
1-2胆矾的研碎
1-3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
1-4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
1-5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性质
1 2 活动: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
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'探究
1 3 1-6取块状固体
1-7取粉末固体
1-8量筒与滴管的使用
1 4 1-9酒精灯的使用
活动:给物质加热
1-10加热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物
1-11洗涤玻璃仪器
1 5 2-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
1 6 2-2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
2-3硫的燃烧
2-4铝箔再氧气中燃烧
1 7 2-5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
2-6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(二氧化锰催化)
2-7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
1 8 活动:氧气的制取及性质试验
1 9 3-1水的电解
1 10 3-2品红的扩散
活动:分子运动 1 11
活动:水的净化
3-3用肥皂区分软硬水
3-4制取蒸馏水
1 12 活动:1、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
2、运用蜡烛、镁的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
1 13 6-1木炭的吸附作用
6-2木炭还原氧化铜
1 14 活动:制取二氧化碳
1 15 6-3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验满
6-4二氧化碳使燃着的蜡烛熄灭
6-5二氧化碳的溶解性
6-6二氧化碳与水反应
1 16 6-7一氧化碳的燃烧
6-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
1 17 活动:燃烧的条件
7-1灭火原理 活动:灭火器原理
1 18 7-2粉尘爆炸
1 19 活动:燃料
7-3甲烷的燃烧
7-4镁与盐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
1 20 活动: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
1 8-1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
1 2 探究活动:金属活动性顺序
1 3 8-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
1 4 探究活动:铁钉锈蚀条件
1 5 9-1蔗糖溶解 探究活动: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
1 6 9-2碘或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或汽油中
9-3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?
9-4水和油的小实验
1 7 探究活动:饱和溶液
1 8 9-5三种不同组成的硫酸铜溶液
9-6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
1 9 9-7配制溶质质量分
数一定的溶液
1 10 10-1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
探究活动:自制指示剂
1 11 10-2观察盐酸、硫酸
10-3浓硫酸的腐蚀性
10-4浓硫酸的溶解
10-5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
1 12 探究活动:酸的化学性质
1 13 10-6观察氢氧化钠
10-7生石灰与水反应
1 14 探究活动:碱的化学性质
10-8试验物质的导电性
1 15 探究活动:中和反应
1 16 探究活动: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
探究活动: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
1 17 探究活动:粗盐提纯
1 18 11-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
11-2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
1 19 探究活动:探究初步区分氮肥、磷肥和钾肥的方法
文档为doc格式